百家姓_ 伦的意思-伦字五行属什么-伦字取名的寓意-伦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伦姓渊源名人
拼音:lún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简体笔画:6画
五行所属:火
是否常用:1
繁体字:["倫"]
起名笔画:10画
五行解释:学识渊博,官运旺盛,安富尊荣,出国之字,成功隆昌,孤独格。
姓氏起源

伦姓主要源自:姬姓。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伦姓男孩名字大全
伦姓女孩名字大全
历史名人

伦姓古代名人

伦次陆,宋朝,字鸿渐,号羽仪,先汴人。生于宋淳熙乙丑岁六月十五日,宋宝庆乙酉科举人,丙戌科进士,官至儒林郎,特授广东广州府教谕,终于宋淳佑丁酉岁七月初八日,享寿九十三岁,葬于封川县岗口石燕山。原配何氏,诰封宜人。生于宋淳熙丁卯岁七月十六日,终于宋淳佑丙戌岁二月十五日,享寿八十岁,合葬在封川县岗口石燕山。祖祠建在南海黎涌乡,其生四子,长子:伦乐静,迁居顺德石啃乡落藉,丁财一向平稳,离祖祠仅十里远,咸丰岁辛酉科东莞伦常得中第六十三名举人是其开支,三子:德辅,一向落藉南海黎涌乡,离始祖祠甚近。明朝伦文叙父子四元是其所出。

伦文叙,明朝(公元1466~1513年),字伯畴,号迁冈;南海黎涌人(今广东佛山),著名大臣。明弘治皇帝御赐:伦文叙父子一家为:“中原第一家”,及“文章四海无双士、翰院中原第一家!”,伦氏宗祠联:“一门四进士名垂青史、千古多豪杰光照后人”,横批:“无与伦比”,以此来缅怀、纪念我们的先人。明孝宗在位期间,勤于理政,选用贤臣,当时被任用的伦文叙和徐漙、刘建、李东阳、谢迁、王恕、马文升等人,都是正直忠诚的大臣,在弘治一朝发挥了较大作用。伦文叙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失生,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二十三岁的伦文叙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伦文叙三十三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在参加殿试时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后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后来平反昭雪,官复翰林院编撰之职。,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伦文叙出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恢复翰林院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俞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每进讲,必阐发理奥,启迪君心。不久,升右春坊右谕德兼翰林侍讲,读到“舜有臣而天下治”一节,语多规讽。,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叙受命纂修玉牒(皇室族谱),记载精窍,文辞丰蔚豪宕。,明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伦文叙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病逝于京师,终年四十七岁。伦文叙性格温纯,与物无竞,常以书史自娱,平日手不释卷。他为文宗尚韩愈和杨雄,有理致,辞藻溢发,学行才器,为世人所重仰。著有《迂冈集》十卷。十分难得的是,伦文述的三个儿子均先后考中进士,留下“一门四进士”的佳话:长子伦以谅高中探花,次子伦以训高中榜眼,而三子伦以铣则殿试及格,考获进士名衔。

伦明(公元1872~1942年),字哲如,又字喆儒;广东东莞人。著名近现代藏书家、版本学家。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乡试举人,毕业于中国第一大学京师大学堂。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师范大学、岭南大学等校教授,东方文化事业委员会编纂委员,广东省立图书馆副馆长等职。伦明治学除诗文外,尤致力于目录版本学,曾应邀往日本鉴定古书,为我国现代版本学家。伦明认为,清乾隆年间的四库馆纂修诸臣不识版本,又经常胡乱删改,造成多处错误,故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纂写了《读四库全书刍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撰写了《拟印四库全书之管见》一文。伦明藏书至富,约有四百数十箱,分贮于北京、广州两地。所藏大部分为清朝著述,其中以单行本、初印本、罕传本、名家批校本为多。“七七事变”后,伦明南返隐居故乡,致力于校勘群书。题自校图书诗有“千元百宋为吾有,眼倦灯昏搁笔初”之句。校勘之余,仍吟咏不辍。所撰《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陆续在《正风》杂志发表,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始辑入《矩园馀墨纪书画绝句》内排印刊行。伦明病逝后,将广州藏书全部让于广东省图书馆。北京所藏部分,于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全部归北京图书馆。

伦明与北京书肆通学斋主人孙殿起(字耀卿)以书为友,成莫逆交。其所藏精品多经孙氏采购。因之,伦氏出资开设通学斋书店于和平门外之新华街。孙殿起任经理,伦氏指导其经营方向,如何为学术研究服务,二人相互砥砺切磋,志同道合。孙殿起在经营中特别留意《四库》未收之书和《四库》以后的著作,作了大量记录,辑成《贩书偶记》二十卷,以及《丛书书目》、《清代禁书知见录》、《琉璃厂小志》等书,颇为学术界所称赞。伦明每遇珍本秘笈,如不能购得者,则设法假借抄写,为他抄书的经常有二、三人,修补书者一人。所抄之书皆亲手校订,凡每得一书如获至宝。稍有损伤则重加装修,数十年如一日。伦明生平著有《孔子作孝经证》、《渔洋山人著书考》、《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版本学》等书。

伦明终年七十一岁。

伦瑛,明朝,河北滦州人,天顺六年,进国子监,后任山西布政司理问(正四品,管理刑事校勘、诉讼)。

伦浃,河北滦州人,字元古,著有《长城二永平府部艺文钓台记》和《元谷文集》。

伦之楷,明朝,河北滦州人,字百式,伦浃之子,天启年间(1627年)丁卯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丁卯,任巡仓御史,荥泽令,云南道、陕西道监察御史(正七品),巡视京通仓场。

伦品卓,清朝,河北滦州人(葬于卢龙县),1677年前后,任南康知府(今江西星子县,正四品),与姚启圣重修白鹿洞书院(有历史记载)。

伦可久,清朝,河北滦州人,品卓长子,康熙31年(1692年)陕西庆阳府同知(正五品)

伦可大,清朝,河北滦州人,品卓次子,字子受,监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任化州知州,康熙三十一年到任山西泽州知州(晋城)(从五品)。康熙三十二年,泽州知州伦可大终于完成了扩建体仁书院的计划。与此同时,康熙皇帝的老师陈廷敬恰巧返回晋城,准备主持修建皇城相府的“中道庄”。于是,伦可大请陈廷敬一同去参观了古书院的旧址,而陈廷敬则应伦可大之邀,写了一篇《体仁书院记》。

伦觉,清朝,河北滦州人,伦可大之子,云南大理府通判(正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