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_ 谭的意思-谭字五行属什么-谭字取名的寓意-谭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谭姓渊源名人
拼音:tán
结构:左右
部首:讠
简体笔画:14画
五行所属:火
是否常用:1
繁体字:["譚"]
起名笔画:19画
五行解释:温和贤能,英敏清雅,中年吉祥隆昌,晚年劳神。
姓氏起源

谭姓,中国姓氏之一。谭姓人主要出自姒姓,其他来源(少数民族和谈氏避讳改姓)人数较少。相传尧时中原洪水泛滥,禹治水成功后,舜赐姒姓给禹。周朝初分封诸侯时,姒姓的一支以军功获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这支姒姓的后人以国为姓。汉代巴南(今川东、鄂西南部)少数民族中也有谭姓。巴南谭氏有可能是谭国遗民逃到巴南,融入当地民族形成的。春秋初期,齐桓公称霸诸侯,于周庄王四年(公元前683年)吞并了谭国。谭国国君逃亡到莒国(今山东莒县)。留在故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称谭氏。山东谭氏史称谭氏正宗。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历史名人

名人综述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谭姓历代名人79名,占总名人数的0.17%,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零八位;谭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19%,排在并列第一百零五位;谭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2%,排在第八十九位;谭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2%,排在第八十五位。 

先秦秦汉

谭夫吾,战国时期人物,曾以无比崇高的言行而名垂青史。

隋唐五代

谭峭,字景升,五代泉州(今属福建)人。五代时道教代表人物。

谭处端,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

谭用之,唐末五代诗人。

谭可奕:字彦明,号宣义,行六,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由江西泰和高行乡早禾渡官楚南,居茶陵。

宋元

谭章,兼收并蓄六经诸子百家,累封至右朝议大夫。

谭世勣,北宋礼部侍郎,尽忠尽节而绝食卒,赠端明殿学士,谥端洁。

谭端伯,率族众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俘,书"供状"一联:"两手拨开南浦云,人谁似我?一口吸进西江水,我肯让谁!"攸州(今攸县)人谭渊,宋亡不仕元,建凤山书院,学者尊为"凤山先生"。

明清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嘉靖进士,初任台州(今浙江临海)制服,练兵抗倭。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抚福建,率戚继光、俞大猷等平定境内倭寇。隆庆元年(1567年)总督蓟辽,与戚继光训练部队,加强北方防务。他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主持兵事三十余年,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谭元春,文学家,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者。论文强调性灵,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主有《谭有夏合集》。

谭绍光,太平天国慕王,广西桂平人,1855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英勇善战,1860年因破江南大营和攻克苏杭有功,被封为慕王。1862年率军围攻上海,打败英法联军、华尔洋枪队,后又转战太仓、昆山,屡创敌军。1863年在苏州被叛徒刺死。

谭廷襄,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士,随后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刑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陕西巡抚、直隶总督等职。

谭升,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合州知州,六年后任成都知府,三年后升云南按察使,案无冤狱,廷多荐牍。

谭拜(生族年待考),满族,他塔喇氏;满洲正白旗人,世居查昆木。著名后金时期将领、大臣。其父他塔喇·达音布事太祖,仕至都统。谭拜少时即从征伐,累管兵部吏部尚书,加世职二等男爵。

谭有德,明洪武中由贡生入监,历官扬州、庐州知府,四川按察使,廉介自持。

谭子发,明洪武间举人,官国子监祭酒,

谭隆,明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以孝友传家,有《大易集解》等著作。

谭公望,明成化二年(1466)进士,官御史,为政精敏。

谭敬承,明嘉靖武进士,辞贵州总兵归里,善作诗,长于书法。

谭缙,明正德间举人,由永丰知县升工部员外郎。

谭希思,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谭又新,清康熙间举人,掌教城南书院,有《四知堂集》传世;谭之纲,清乾隆举人,与弟谭之纪,以经术名于时。

谭尚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吏部郎中,居官谨廉。

谭鑫振,自励于学,清光绪六年(1870)进士第三名,授编修。

谭公国,茶陵州人,清康熙年间以军功授衡州卫指挥使,晋明威将军。

谭拔萃,湘潭人,清咸丰九年(1889)投湘军,以军功获赏云骑尉、骑都尉、一等轻车都尉世职。

谭碧理,因镇压太平军、捻军而官至江南提督,赏太子少保衔。

谭继洵,浏阳人,清咸丰九年进士,历官布政使、湖广巡抚,署湖广总督,诰授光禄大夫、振威将军。 [2] 

近代以来

政治军事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组庵湘菜创始人。

谭平山,又名谭彦祥、谭鸣谦、谭聘三,广东高明县人,民主革命家。

谭震林(1902—1983),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谭人凤(1860—1920),字石屏,号符善,晚年自号雪髯,人称谭胡子。湖南新化县人。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同盟会早期会员和重要骨干。

谭钟麟,字云觐,号文勤。晚清政治人物。

谭绍文(1928—1993),四川成都人,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警备区党委第一书记。

谭作钧,第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谭政 (1906—1988),原名谭世铭,号举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一。

谭甫仁(1910—1970),广东省仁化县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谭希林(1908—1970),湖南省长沙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谭冠三(1908—1985),湖南省耒阳县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谭家述(1909—1987),湖南省茶陵县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7年8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

谭天哲(1912—1998),湖南省茶陵县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谭开云(1914—2003),江西省永新县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谭友夫(1917—1976),原名谭幼福,河南省新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谭友林(1916—2006),湖北省江陵县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谭文邦(1911—1987),湖南省茶陵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两枚。1987年8月3日因病逝世,终年76岁。 

谭右铭(1910—2015),四川省云阳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谭知耕(1917—2001),河南省光山县人。1929年参加光山县农民赤卫军。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1年4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谭善和(1915—1991),湖南省茶陵县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谭乃达(1938—),吉林省农安县人。大学文化。195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4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

谭冬生,原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第八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谭悦新,曾任李水清秘书,处长,管理局长,基地副司令员,第2炮兵后勤部部长。

谭伯羽(1900—1982),名翊,谭延闿长子;湖南茶陵人,生于长沙。民国政府高级官员。

谭启龙(1913—2003),江西永新人,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四川省委原第一书记。

教育界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

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浙江嘉善人,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谭建荣(1954—),浙江湖州人,工学硕士、理学博士,浙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导。

体育界

谭良德(1965—),广东茂名市人。中国跳水运动员。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广东省首届“十杰”青年、广东省政府记大功、特等功。

艺术界

谭盾(1957—),湖南长沙人,著名作曲家,现旅居美国纽约。

谭咏麟,1950年8月23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新会,中国香港男歌手、音乐人、演员。

谭松韵,1990年5月31日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中国内地影视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谭维维,1982年10月8日出生于四川自贡富顺县永年镇,中国内地流行女歌手,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

谭江柏,足球运动员,著名歌唱家谭咏麟之父。

谭晶,女,汉族,1977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侯马市,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当代歌坛开创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美声唱法融为一体的跨界演唱风格歌唱家,第十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罗文(1945—2002),原名谭伯仙(谭百先),出生于广西桂平,中国香港男歌手、音乐人、演员。

谭杰希,中国内地男演员、歌手、主持人。

谭卓,中国内地女演员。

谭凯,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谭鑫培(1847—1917),原名谭金福,江夏人(今湖北武昌)。近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和戏曲革新家。

谭建勋:秦腔小生、须生。陕西凤翔人。为甘肃省秦剧团国家一级演员,获第1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谭炳文(1934—2020),中国香港配音演员、歌手、电影及电视剧演员。

谭耀文(Patrick Tam),1969年3月19日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东开平。中国香港歌手、演员。

古籍记载

《姓谱》:春秋时代谭国为齐桓公所灭,谭子奔宫,子孙以国为氏。

【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谭子国在济州平陵县西南,为齐所灭,谭子奔宫,子孙以为氏焉。

【明代】苏平仲《谭氏家谱序》: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卅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庄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宫,谭自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焉。

【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二》:"谭氏,子爵。庄(公)十年,齐灭之。今齐州历城有古谭城。子孙以国为氏。 

《急就章》:汉有谭平定,巴南六姓有谭氏,盘瓠之后也。"

《姓解·十七》:"春秋时谭国,为齐所灭。谭子奔莒,以国为氏。汉有河南尹谭闳。"

研究考证

湖南是谭姓最为集中的省份。检视湖南谭氏家谱,均称受姓始祖为春秋时代谭国的谭子,显然源于史传。尊唐宪宗时幽州大将军谭忠为先祖。至于迁湘始祖,绝大多数县市的谭氏家谱都宗可奕,唐懿宗时携子守禄,由金陵太平府当途县(今为安徽当塗县)贵游乡,迁江西吉州府太和县高行乡早禾市乌龙山石壁下,再迁楚之长沙府茶陵县上塘太平园,时乃唐咸通十四年(873)。守禄生武兴,武兴生进峰、进鸿、进颇。三公派下有子宏俭、宏赛等十八"宏",析地分支,衍散三湘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