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_ 晁的意思-晁字五行属什么-晁字取名的寓意-晁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晁姓渊源名人
拼音:cháo
结构:上下
部首:日
简体笔画:10画
五行所属:金
是否常用:1
起名笔画:10画
五行解释:天生聪明,智勇双全,中年成功隆昌,出国之字,忌车怕水。
姓氏起源

晁姓是我国重要的姓氏之一,人数众多,分布于世界各地。晁姓宗族,在汉代时因为出了一位高官晁错而有所兴盛。而在宋朝时又因为曾出现一位“晁半朝”——晁迥,晁宗悫父子,而使晁氏家族再扬威名,同时宋朝时还出过著名学者晁端礼、晁补之、晁说之、晁泳之、晁载之、晁冲之,南宋有藏书家晁公武,晁公遡、元代时有兵部尚书晁显、明有祖孙三代翰林晁德龙、晁瑮、晁东吴,清有翰林院庶吉士晁子管、藏书家晁贻端、革命家、教育家晁哲甫等等,为华夏民族的历史增色不少。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73位。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晁姓男孩名字大全
晁姓女孩名字大全
历史名人

古代

【晁错】

西汉颍川人,汉文帝与汉景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晁崇】

字子业,辽东襄平人。家世史官。崇善天文术数,知名于时。为慕容垂太史郎。

【晁懿】

晁崇弟,明辩而才不及崇。以善北人语内侍左右,为黄门侍郎,兄弟并显。懿好矜容仪被服僭度,言音类太祖。左右每闻其声,莫不惊竦。太祖知而恶之。后其家奴告崇与懿叛,又与亡臣王次多潜通,招引姚兴,太祖衔之。及兴寇平阳,车驾击破之。太祖以奴言为实,还次晋阳执崇兄弟并赐死。

【晁迥】

(951-1034)字明远。晁佺之子,晁说之高祖。当工部尚书的高官时,其子晁宗悫举为进士,和他同朝执事。而随后晁迥的五个曾孙辈(晁端友、晁端彦、晁端禀、晁端礼、晁端申),都为进士,当时人都赞叹不已。且晁家的族中人,也有许多为进士的,又或者以文才出名的,或在当官的,那时人们夸张说:“晁半朝”,就形容朝廷中似乎一半是晁家人。

【晁宗悫】

(985-1042)字世良。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屡献歌颂,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召舍人院赐进士及第,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除馆阁校勘兼注释御集检阅官。

【晁仲衍】

字子长。晁迥之孙,晁宗悫长子。明道中试礼部中选,遇期丧,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祖父晁迥特为上奏,恩准御试。后召试西掖,赐同进士出身,庆历初年,晁仲衍通籍于朝,正逢仁宗宴皇属于太清楼,并观灯于翠芳亭,抚州又进金山等盛事。晁仲衍为歌颂以进献,三次受到仁宗褒奖。

【晁端友】

(1029—1075)端友,字君成。澶州清丰人。晁佺玄孙,晁迪曾孙,宗简之孙,仲偃之子,补之之父。宋代诗人。仁宗皇佑五年(1053)进士,知上虞。

【晁端彦】

(1035~1095)字美叔,澶州清丰(今属河南濮阳)人。晁佺玄孙,晁迥曾孙,宗悫之孙,仲衍之子。仁宗嘉祐四年(1059)进士,娶盛氏,盛文肃孙女,生子二说之、詠之。

【晁端禀】

(1045~1090)字大受,号寂默居士。晁迥曾孙,宗悫之孙,仲衍之子。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调博野主簿,保德军、洺州推官,知尧山县。哲宗元祐五年卒,年四十六。

【晁端礼】

(1046-1113)字次膺。晁佺玄孙,晁迪曾孙。先世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濮阳)人,徙居彭门(今江苏省徐州)。宋代诗人。神宗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而卒。其词多咏物、颂谀之作,常与晁补之唱和,风格近周邦彦,气魄较周豪放,而不及周工致。在创制新调方面有一定贡献。著有《闲适集》已佚,今传《闲斋琴趣外篇》。

【晁端中】

(1051~1100)宇元升,钜野(今山东巨野)人。晁佺玄孙,晁迪曾孙,宗简之孙,仲偃之子。十岁能为古诗,草圣奇异 。哲宗元祜六年(1091)进士。调赵州平棘尉,迁雄州防御推官。元符三年,知颍州沈邱县,将行而卒,年五十。事见《鸡肋集》卷六八《雄州防御拾官晁君墓志铭》。

【晁补之】

(1053-1110)字无咎,字无咎。宋济州钜野人。晁迪玄孙,宗简曾孙,端友之子。元丰二年进士,元佑初为大学正,后以礼部郎中出知和中府,自号归来子。善做文章,才气飘逸,好学且不知疲倦,擅长于书画,他的字体深得当时的人的好评。与秦观、黄庭坚、张来等人称为苏门四学士,为苏轼所称道。大观四年逝世,终年57岁。有部分著作传世。

【晁咏之】

(1055-1106)字之道。澶州清丰人。晁迥玄孙,宗悫曾孙,端彦之子,说之弟,晁补之之从弟。约生于宋仁宗至和中,约卒于徽宗崇宁末,年五十二岁。以荫入官。调扬州司法参军,未上。时苏轼守扬州,补之悴州事,以其诗文献轼。轼叹为奇才。复举进士,又举宏词,为河中教授。元符末(公元一一oo年)应诏上书论事,罢官。后为京兆府司录事。秩满,提点崇福宫,卒。咏之著有文集五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晁说之】

(1059—1129)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晁迥玄孙,宗悫曾孙,端彦之子,咏之之兄,晁补之之从弟。娶朝请郎盛观仲女,生子二公寿、公耄。

【晁冲之】

字叔用,又字用道,宋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晁迥玄孙,晁宗悫曾孙,晁仲衍之孙,端方之子,晁补之从弟,晁公武之父。举进士。其词聪俊明媚,与其兄豪健之作相反。赵万里辑其词十六首为一卷,名《晁用叔词》。

【晁谦之】

(1090~1154)字恭道。其先澶州清丰人,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晁迪玄孙,宗简曾孙,端仁之子。高宗绍兴九年(1139),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右司员外郎、权尸部侍郎。十年,移工部侍郎。十一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十五年,起知抚州,改知建康府。二十四年卒于信州。清乾隆《广信府志》卷二二有传。

【晁公武】

字子止。祖籍澶州清丰(今属河南省)。出身书香世家。五世祖晁迥为著名学者,官至礼部尚书。高祖晁宗悫、曾祖晁仲衍,也是饱学之士。父冲之,字叔用,擅诗名,为江西诗派作家,族父晁补之,字无咎,从父说之,字以道,均为著名学者,以名节文章盛名于世。

【晁公遡】

字子西。宋澶渊清丰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进士。著有《新刊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

【晁公谔】

(1105-1165)其先澶州清丰人,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晁谦之之子。其资性颖异,笃于孝友,学刲股以治母病。以其父谦之恩补将仕郎、新城县主薄,沆州司法参军。宦情素薄,监事守正不挠,为时所称。

【晁子健】

(1107-1177)字强伯,濮阳清丰人,五世祖说之公子公寿之子,右奉议郎,右朝请大夫,朝散大夫,权知汀州军州主管学事兼内劝农使借紫荆湖南路提点刑狱,权通判蕲州军州事,毗陵太守等,宦遊江、浙、蜀、淮、荆、襄,监覃州南岳庙,蕲春通判。娶韩元吉叔祖韩球女,子一百川。

【晁瑮】

(1507~1560)字君石,号春陵,又号镜湖,开州人,宋太傅晁迥十七世裔孙。性至孝,少失恃,奉继母以孝闻,及长愽极载籍,工于词赋,高古冲雅,出汉唐诸名家右。嘉靖辛丑(二十年)中沈坤榜三甲第五十七名进士第,选翰林院庶吉士,一时海内俊髦,悉推让焉!寻任检讨、专制诰、修会典、丝纶密勿多所裁定,分主会试甄选尤精。继以父疾,恳疏求养得告,家居于城隅之西,筑精舍,奉养其间亲卒,哀毁尽礼服阕,升洗马,旋授国子司业,嘉靖三十九年,以疾卒于官,年五十四岁。隆庆二年,郡守郑旻举入乡贤祠。著有《晁氏昭德宗谱》、《晁氏足徵录》、《镜湖文集》、《新修清丰县志》、《晁氏宝文堂书目》。刻有《晁氏三先生集》、《晁文元法藏碎金录》、《晁文元昭德新编》、《晁文元道院集要》、《晁氏客语》、《晁氏儒言》、《晁具茨先生集》等

【晁东吴】

晁东吴(1532~1554),字叔泰,号次山,翰林院检讨晁瑮次子。幼负奇质,弱冠登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读中秘书,操觚翰雅道,秦汉语耻与俗轨轩轾。尤善榻古书法,每自心得偶临作赵松雪书,以散置散卷中,明者莫能辨也。在馆中相劘切,必曰:强学慎行,宰相以下折节与交比之,黄叔度云:咸以卿辅不足,而得年二十三耳,当甲寅上书移疾归,遂以其年冬困笃,检讨君大恸哭曰:儿至性孝友,不妄言笑,卓然有当世志,尝睹时事非是之愤,愠不食者,竟日寻其端,萌知其末,绪斯非纯硕,而可以诣远者耶!手录其遗文总四卷《墨迹》一卷,名之曰:《识痛录》嗟乎!吴以天年早终,使大业不究。然宗族称孝乡党,归仁斯其大节,可睹士有暗然之德,见述于世者,岂在行事哉!

近现代

【晁福寰】

(1942-——) ,女。原籍湖北省,出生于天津市。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军事医学专家。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4年7月22日晋升为少将军衔。

【晁浩建】

(1955年2月14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旅居阿根廷的男高音歌唱家,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晁恩祥】

(1935年~):现任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首席专家。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继承人工作指导教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全国中医内科肺系学科带头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