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_ 颜的意思-颜字五行属什么-颜字取名的寓意-颜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颜姓渊源名人
拼音:yán
结构:左右
部首:页
简体笔画:15画
五行所属:木
是否常用:1
繁体字:["顏","顔"]
起名笔画:18画
五行解释:
姓氏起源

颜姓主要源自:曹姓、姬姓。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历史名人

颜姓古代名人

颜回,春秋,春秋时鲁国贤人,为孔子得意门人,于弟子中最贤,孔子称他:“不迁怒,不二过”。三十二岁英年早逝,后世称其为“复圣”。

颜延之,南朝(384-456),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曾祖含,右光禄大夫。祖约,零陵太守。父显,护军司马。少孤贫,居陋室,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与谢灵运并称“颜谢”。

颜之推,南北朝(公元531-约591),颜见远之孙、颜协的第三子。字介,琅邪临沂人。南北朝时文学家、教育家,初仕梁元帝为散骑侍郎,西魏破江陵,之推以国仇不仕魏,投奔北齐,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后北齐亡,又投奔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被太子召为学士,极为礼遇,不久病逝。他一生奔波,饱经离乱,常因身仕异国为耻。故其诗篇多有伤感怀旧之情。其所著《颜氏家训》一书,共二十篇(见下第2-5楼“附录

颜师古,唐朝,京兆万年人,颜之推之孙。唐代学者、训诂学家,官至中书舍人,著有《五经定本》等。

颜昭甫,唐朝,颜之推的曾孙。唐代官吏、学者,历官侍郎,华州刺史。工篆、籀、草隶书,与内弟殷仲容齐名,而劲利过之,为伯父师古所赏重。

颜真卿,唐朝,颜昭甫之孙。唐代大臣、书法家。开元年间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因忤逆杨国忠被贬魏平原太守,他预料安禄山必反,早为之备。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他与从兄果卿共起兵,附近17郡响应。乱平后,他入京为官,连遭谗言,屡被贬黜。后为刑部尚书,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肃宗、代宗时,他数次为正义而言,为大臣所不喜。德宗时,李希烈自称天下都元帅,攻陷汝州,颜真卿受命前往劝谕,后持节不屈,终被李希烈杀害,终年76岁。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沉着雄浑,为世所宝,称为“颜体”。故宫博物院藏有其66岁作《竹山连句》墨迹。著有《颜鲁公文集》。

颜杲卿,唐朝,字昕,唐朝长安万年人,和颜真卿同为颜昭甫之孙。父亲颜元孙,任濠州刺史。颜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曾是安禄山的部下。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时,杲卿和儿子季明守常山,任太守,颜真卿守平原,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天宝十五载,安禄山叛军围攻常山,叛军抓到季明,借此逼迫颜杲卿投降,但颜杲卿不肯屈服,还大骂安禄山,季明被杀。不久城为史思明所破,颜杲卿被押到洛阳,见到安禄山,颜杲卿瞋目怒骂安,也被处死。颜真卿后寻得季明的头颅,写下了《祭侄文稿》一文。

颜复,宋朝,山东省人,宋代画家、官吏。颜回四十八代孙,官至太常博士。

颜博文,北宋,德州人,北宋画家、诗人。徽宗时进士,仕著作佐郎。长于人物,亦善水墨花卉。遗画有《罗汉图》、《闲云出岫图》、《野水图》等。

颜直之,宋朝,长洲人,宋代画家。善画人物,工小篆,作《集古篆韵》,官至中散大夫。其子颜汝勋,官朝请大夫,亦工篆。

颜辉,元朝,庐陵人,元代画家。善画人物、佛道,亦工鬼怪,造型奇特,用笔虽见刻露,却笔法奇绝,有八面生意之趣,开明初吴伟画法之先河。有《中山出猎图》、《李铁拐像》传世。

颜宗,明朝,广东省南海人,明代画家。举人出身,曾任邵武知县,后署兵部员外郎。善画山水,融北方山水画风于南方山水画中,多写平远景色,苍浑健劲,独具风格。有《湖山平远图》遗世。

颜光敏,清朝,山东省曲阜人,清康熙年间进士,官考工郎中。少年聪慧,九龄工草书,十三娴诗赋。

颜伯焘,清朝(1792—1855),1792—1855,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官员,曾任闽浙总督。是鸦片战争中的主战派之一。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爆发,颜伯焘调任闽浙总督。

颜渊,周朝,鲁人,孔子七十二门生之首,被尊称为“复圣”。

颜良,东汉末年,袁绍麾下部将。

颜思齐,明代,来台,开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