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_ 阎的意思-阎字五行属什么-阎字取名的寓意-阎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阎姓渊源名人
拼音:yán
结构:上三包围
部首:门
简体笔画:11画
五行所属:木
是否常用:1
繁体字:["閻"]
起名笔画:16画
五行解释:
姓氏起源

阎姓,中国姓氏之一,部分出自姬姓,商末时,周族首领古公亶父(又称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小儿子季历生一子姬昌(即周文王),颇得太王欢心,并说:“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长子泰伯为了让父亲的愿望实现,于是就携二弟仲雍逃避于江南吴地,建立国家号勾吴。周武王灭商后,除了把仲雍之后封于吴外,又把泰伯的曾孙仲奕封于阎乡,至此仲奕的后代就以封邑为氏,奉仲奕为阎姓的得姓始祖,又因封仲奕是为了奉祀泰伯,所以阎姓后人奉泰伯为始祖。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历史名人

古代

阎嘉:晋大夫(《左传》有载)春秋鲁昭公时人,性敏好学,仕晋为大夫。曾与周甘人争阎田。

阎乐:秦时,咸阳县令,宦官赵高女婿。杀死秦二世胡亥的执行者。

阎泽赤:汉高帝时,以执盾初起,从入汉为河上太守迁为榖相击项藉。高帝六年四月癸未封敬市侯侯千户,功比平定侯定元功位。次年五十五,在位三年薨。(《汉书》有载)。

阎迁:汉平帝时为鸿胪,以与太仆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齐同万国,封望乡候,侯千户,子五余俱绝嗣,惟存次子昂。

阎姬:汉代河南荥阳女子,于东汉安帝时贵为皇后,统御六宫。安帝驾崩后,与其弟阎显废立太子,她临朝听政,其兄阎显任车骑将军,共掌国家大权,不久事败而被诛。

阎温:字伯俭,侨居天水西城,汉献帝时以凉州别驾守上邽令。马超走奔上邽,郡人任养等举众迎之。温止之,不能禁,乃驰还州。超复围州。温从水中逃出告急。被追执还。超解其缚,令向城中言无救兵。温反向城中大呼曰:“大军不过三日至!”超卭责之,温曰:“夫事君有死无贰,而卿乃欲令长者出不义之言,吾岂苟生者乎?”超遂杀之。

阎象:袁术的主簿。手执玉玺的袁术要称帝时,引用周文王虽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还向殷称臣的故事进行劝谏。却未被采纳。

阎元明:河东安邑(今山西省夏县)人,南北朝时,北魏随郡太守。

阎庆胤:元魏时为东秦州敷城太守。在政五年,清勤厉俗。频年饥馑,庆胤岁常以家粟赈恤时人,称其有子爱百姓之义,真良吏也。

阎立德: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人,唐代画家、工程家,与其父毗皆擅工艺、绘画,驰名隋唐间。

阎立本:阎立德之弟,唐代最著名的画家,他继承家学,并师法张僧繇、郑法士,而能变古象今,擅画人物,尤精写真,兼能书法,存世《历代帝王》、《步辇》、《职贡》等图。

阎济美:为人谨厚,长者。登进士第。累历台省。唐贞元末历婺润二州刺史,累福建浙西观察使。所至以简淡为理,两地之人,常赋之外,不知其他。尝以家财进奉宪宗。初入拜右散骑常侍,诏令一切禁止,済夫在道方见其所贡献未能彻还,还为中丞坦所劾,白衣待罪,帝将所进归有司寻出。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使,入为秘书监。年老乞骸进工部尚书致仕。九十余而卒,谥曰温。

阎守恭:生于宋建隆三年(962年),卒于明道二年(1033年),并州榆次人。自幼体貌奇伟应郭进募隶拱圣军权殿前押班宋咸平年中从幸河北以功厯三卫指挥使,累迁德州永兴军兵马钤辖。性沉毅御军严肃维居家如对宾客常师郭进所为所淂俸禄悉散与人後徙拜代路卒。

阎次平:宋代画家,其擅画山水、人物,尤工画牛,颇为生动,评者谓其“仿佛李唐,而迹不逮意”。存世作品有《牧牛图》等。

阎承翰: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宋时名臣,曾凿渠引唐河水百余里,既通航运输,又灌溉农田,利国利民。

阎复:字子靖,号静轩,又号静山,生於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始生有奇光照室,及长性简重美丰仪,初掌行台书记,至元八年用王磐荐为翰林应奉充会同馆副使兼接伴使,十四年出佥河北道事,寻诏还迁翰林直学士,赋诗规讽,世祖称才可大用,建议定铨选法悉当上意,上命执政,复谢不足胜任,帝谓侍臣曰书生识义理存谦让是也,勿强,先是桑哥当国,复尝被命撰辅政碑文,及败诏有司踣其碑,复因坐免。成宗立以旧臣入朝除集贤学士上疏言京师宜首建宣圣庙,学定释典雅乐,曲阜林庙户不宜聼有司并入民籍,其後赐孔林洒扫二十八户祀田五千亩,皆复之请也。又尝奉诏作曲阜庙碑为制词有曰先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明,後孔子而圣者非孔子无以法,闻者叹服。大德三年慧星见又上书陈数事且言古者刑不上大夫今郡守之贵以徵租受杖非所以励亷隅江南公田租太重宜减以贷贫民,多采用之。一日帝召问曰中书左相难其人卿为朕举所知,复以哈刺哈孙对,帝大喜即命入相,复亦拜翰林学士承旨。武宗践祚复首陈三事曰惜名器明赏罸择人材词皆剀切迁授平章政事力辞不许,未几乞骸骨,诏给半俸终养。卒於皇庆元年(1312年)三月,年七十七。卒後赠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国封永国公谥文康。有《静轩集》五十卷传於世子五皆孝友有才畧,长子谊。

阎国宝:以字行当明初天下未宁国宝公於洪武三年(1370)奉诏合族东迁,因少昊祖墓在鲁欲避难仙源至中都遇寇相失,独留宁阳卜居县西寺头村。自幼博学好古孝友,根於天性谦让自持,闾里咸化无有争者,天下甫定盗贼公行,国寳设法扞御一方得安,乡举义士。国寳每念祖宗渊源建立始祖泰伯祠,岁供时祀常语人曰使後世子孙知有本源勿堕下流也,居民甚为礼重,国寳後又备修谱牒图绘祖像以传於来世,大学士邑人许斌嘉其孝思为题其谱并撰至德庙记。卒年九十有七,遗子圭尚幼,乡里数十人为治丧,葬於南亩。明教谕成章题其墓曰 至德圣裔阎国寳先生之墓。

阎相师(1691--1762),字锦苏,又字渭阳,甘肃高台镇夷堡人(今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天城村),清代武职官吏。阎相师的曾祖爷叫阎维,原是明代万历年间湖北的贡生,受朝廷委派,出任高台镇夷所(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正义峡)千户,尔后世居高台,阎相师的父亲阎仆,生子三人:阎相尚、阎相师、阎相悦。

阎应元:字丽亨,汉族,北直隶通州人(今北京通州区),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阎尔梅:明末江苏沛县人,明亡后积极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工诗词,其诗多感怀时事,格调苍凉,有《白耷山人集》。

阎若璩:山西太原人,清代著名的学者、考据家,他曾参加《大清一统志》的编写,长于考据,确证了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为伪书。有《日知补正录》等。

阎敬铭:陕西人,清代名臣,曾历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等要职。因反对修建圆明园而被革职,以善理财著称。

阎承翰:(生卒年待考),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著名宋朝大臣。

阎世绳:(公元1633~1706年),字宝贻,号朴斋又号丹崖,阎介石第三子;昌乐城邑人(今昌乐城里人)。著名清朝大臣。

阎循琦:(公元1710~1775年),字玮庭,号景韩,阎廷佶第三子;浙江长兴人。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中举人,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中进士。

阎循观:(公元1724~1771年),字怀庭,号伊蒿。著名清朝官吏、学者。

近现代

阎书勤:农民出身,习“红拳”,精刀术,为“十八魁”之一,后拜赵三多为师,聚众达三千人,反对洋教,攻打教堂,仇杀教士,1900年8月,于犁园屯战役中被俘,在临清被清政府处死。

阎国华:(1885~1947),字拂尘。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阎揆要:(1904~1995),陕西佳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阎捷三:(公元1905~今),山西泽州南村镇东常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阎红彦:陕西省安定(今子长)人,红军将领,1927年清涧起义后历担重任,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阎锡山:山西五台(今属定襄)人,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后任山西都督,盘踞山西近四十年,国民党逃到台湾后,曾任“国防部长”,1960年在台北病故,终年77岁。

阎宝航:中国杰出的战略情报专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事业立下过不朽的功勋。1918年夏,阎宝航从奉天两级师范学堂毕业,受聘于奉天基督教青年会,任学生部干事。1946年6月23日被推举为上海人民和平请愿团成员,赴南京呼吁和平。同年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辽北省人民政府(今吉林双辽)主席。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任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条约委员会主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

阎振兴:河南汝阳(今汝南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系。 1940年获爱荷华大学工程博士学位。次年回国。 曾任滇缅公路工务局正工程师、黄河堵口复堤工程师工务处处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海军总司令部工程处处长。

阎立品,豫剧女演员。河南封丘人。出身艺人家庭。十岁入开封老义成班学艺。工青衣、闺门旦。十四岁登台,曾在豫东、皖北一带演出。建国后,历任洛阳、信阳豫剧团演员,河南省豫剧院二团演员,中国剧协第四届理事、河南分会副主席。唱腔以祥符调为主,兼容豫东、豫西调。擅演《秦雪梅》、《藏舟》、《碧玉簪》等剧。

阎迦勒:绥远省托克托县(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人,1934年毕业于山西省基督教神道学院,任绥远省萨拉齐耶稣堂牧师。1943年阎迦勒脱离耶稣堂,创办自立教会。1945年,阎迦勒转入地方教会,成为地方教会的重要同工传道人,帮助绥远省和西北地区各地地方教会。后来去北京,担任该地地方教会负主要责任的长老。1980年代中国基督教新教三自爱国教会恢复活动后,阎迦勒又担任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一届(1980)、第二届(1986)副会长。

阎肃(1930年5月9日~2016年2月12),生于河北省保定市。著名词作家,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空政文工团前身)分队长,空政文工团空军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歌舞剧团创作员。

阎学通:(1952年~),天津人。现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阎步克,辽宁省沈阳市(一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71年中学毕业,做过下乡知青、士兵和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7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至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学科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主要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阎维文:1957年8月26日— 山西省平遥县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一级演员,副军级待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闫学晶:1971— 生于吉林省东辽县云顶镇双城村,毕业于吉林省戏曲学校,曾在吉林市戏曲剧团工作,国家一级演员,现工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副师级。

闫良生:1976年—生于河南民权,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现河南日报社主任。

阎韦伶(英文名:Olivia,1984年11月8日~):台湾女歌手、女演员。2007年11月发行第一张国语专辑“傻孩子”,以黑马之姿入围第十九届金曲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最终以高票落选金曲新人奖。

阎奕格(1990年~):香港歌手。曾获香港新力(Sony)BMG、华纳、通利歌唱大赛三料冠军。

闫妮:1971年3月10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影视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演员。

阎娜:1987年出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曾出演过《师傅》《钢铁年代》《永不消失的电波》《彼岸1945》等影视作品。

德让堂祭祖祭文

至德庙落成暨《阎乡家乘》圆谱祭始祖泰伯公、四世祖仲奕公、东迁始祖国宝公文

维公元二零一五年元月六日德让堂阎氏家族偕同全国部分宗亲以鲜花牲品薄酒之仪至祭于始祖泰伯公四世祖仲奕公东迁始祖国宝公像前曰:

吾族之基,累于后稷;周地兴顺,公刘太王

吾姓之始,三让泰伯;至忠至孝,让王剪商

拓土江南,传国于弟;史家赞誉,世家第一

先贤称颂,至德高踪;武王建朝,追封吴伯

立庙奉祀,封地阎乡;制谱传世,万世之功

传承百代,昭穆不紊;明初徙民,晋地迁鲁

中都相散,幸存老谱;卜居宁邑,昌繁日久

子孙贤良,人才辈出;越数六百,时逢甲午

谱庙续修,燃眉之急;族众聚资,鼎立共建

历时数月,庙竣谱圆;呜呼!列宗列祖

让德千秋,昭示四方;德昭万民,国运鸿昌

护佑吾族,人皆安康;联宗联谊,户美族昌

诚心谨言,伏惟尚飨!

泰伯一百零一世孙 章伟 拜撰

研究考证

1998年《新华字典》修订本第562页印着“闫 yán 姓。”而在第563页又印着“阎yán ①里巷的门 ② 姓。”

1983年版的《辞源》在“门”部中只收录了两个三画字“閈”和“闭”,并不收录有“闫”字。《辞源》第3249页注:阎一姓。出自姬姓。

《辞海·语词分册》第935页注:闫同“阎(阎)”,又P946注:阎[阎];③姓。

1990年版的《汉语大字典》第4305页注:阎[阎] ⑤姓。《广韵·盐韵》:“阎,姓。出天水、河南。”又P4283注:闫 同“阎。”《改骈四声篇海·门部》引《俗字·背篇》:“闫,与阎同。”

1996年7月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448页注:阎(闫)①<书>里巷的门;②(yán)姓。该词典也末收“闫”字。

据《唐书世系表》记载:“周武王封太伯曾孙仲奕于阎乡,因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另一支闫姓是:“晋阎邑大夫,以邑为氏,望出天水、河南。”

1959年国务院公布《汉字简化方案》前,作为姓氏,“阎”是规范字形,而“闫”是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俗字,是“阎”的非正式的简化字。

1964年《简化字总表》公布后,在《简化字总表》第三表中,“阎”作为繁体字并没有简化为“闫”,而是简化为“阎”。

据查,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阎”(姓)简化为“闫”。然而,《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废止。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文《关于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在该说明中明确规定:“凡是不符合〈简化字总表〉规定的简化字,包括《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简化字和社会上流行的各种简化字,都是不规范的简化字,应当停止使用。”

1988年1月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只收录次常用字“yán 阎 蜒 檐”三字,其中并末收录“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