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_ 庄的意思-庄字五行属什么-庄字取名的寓意-庄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庄姓渊源名人
拼音:zhuāng
结构:左上包围
部首:广
简体笔画:6画
五行所属:金
是否常用:1
繁体字:["莊"]
起名笔画:13画
五行解释:秀气巧妙,一生清雅伶俐,中年成功隆昌,晚年子孙鼎盛。
姓氏起源

庄姓,中国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3位。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历史名人

名人频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庄姓历代名人66名,占总名人数的0.1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二十四位;庄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21%,排在并列第九十九位;庄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8%,排在并列第九十二位;庄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23%,排在并列第八十二位。 

名门望族

●常州庄氏

常州庄氏是指历史上满清时代学术界常州学派的创造人之一,也是常州学派重要领袖之一,庄氏家族在当时声名显著。在明清两代,常州庄氏一族出了大大小小200多个官员。常州庄氏明清时期共中举79人,中进士35人,在全国范围内罕有其匹,更有兄弟鼎甲、兄弟会魁、兄弟三进士、兄弟二进士、三代八进士、七世十九进士、同榜三进士等诸多盛事。甚至直到当代,毗陵庄氏仍然家风不坠,如庄逢甘、庄逢辰、庄逢源三兄弟并为院士。

●青阳庄氏

在明清时期,特别是明代,青阳庄氏科举人物众多,是其他族姓难以企及的。自成化十年(1474年)族人庄荣首中举人至明崇祯间,庄氏家族出了进士13名,举人14名,贡生4名。在清代,又有进士2名,举人5名,贡生4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八年,家族中有庄用宾、庄一俊、庄壬春三人同榜考中进士,人称“一榜三龙”。明弘治十七年(1504)到明万历28年(1600)科举考试中,五科中共10人中进士,称“五科十凤”。这就是一榜三龙齐奋,五科十凤连飞的来由。 

先秦秦汉

庄周:(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即庄子,宋国蒙(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 

庄辛(生卒年待考),战国时楚襄王大臣,因襄王宠幸嬖臣不理朝政,屡谏不听,庄辛遂避乱到赵国。后楚国为强秦所破,国都覆没,襄王到城阳(今信阳)避难,派遣使者召庄辛回国,问救国之道,庄辛回答:“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去嬖臣,以天下为重,则楚国有救。”襄王闻过思改,委以国政,封庄辛为阳陵君。

庄舄(生卒年待考),亦称越舄;越国人。著名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庄舄出身贫寒,仕楚。是古代一个著名的爱国主义者。

庄蹻(?—前256),约生活在公元前243年至公元前262年间,一作庄豪,又作庄峤。史载系“楚庄王之苗裔”,楚国将军战国时楚国人,在他生平当中有两件大事,一是反楚起事,二是入滇,是史上第一个云南王。

庄青翟:(?—前115),高祖时大将、武强侯庄不识之孙,汉代大臣。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后任相三年,于官场争斗中自杀。

庄忌(严忌)(约前188—前105),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西汉道家、文学家。

严助(?—前122年),本名庄助,西汉人,西汉中期会稽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严忌之子,也有人说他是严忌的族子。

严光(前39年—41年),本姓庄,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市)人 。东汉著名隐士。 

宋元

庄徽(生卒年待考),扬州江都(今属江苏省)人,北宋官吏。进士出身,历任徽猷阁待制、平江太守等职。居官有令名,无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庄夏(1155—1223),庄元吉四子,泉州永春(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大臣、学者。进士出身,官至兵部侍郎、焕章阁待制。有《礼记解》、《典故备记》、《国史大事纪》等。

庄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学者。最高职任过鄂州、筠州知府。其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篇》、《杜集援证》、《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明清

庄昶(1437—1499),字孔暘,号定山。应天府江浦(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曾任翰林检讨,后谪桂阳州判官。沦落三十年,以讲学为务。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刻意为诗,而喜用道学语言。有《庄定山集》。

庄用宾(1504—1578),字君采,号方塘,晋江青阳人。祖籍永春。明嘉靖八年(1529年)与潘湖黄光升同榜第八名进士,累官刑部员外郎,浙江按察司佥事。彼时朝政腐败,考场营私舞弊现象屡见不鲜。有个生员叫袁文炜,其人学博品正,但没钱行贿考官,因此名落孙山。 

庄际昌(1577—1629),字景说,号羹若,又号羹元,晋江青阳人,庄用宾曾孙。祖籍永春。明代万历年间状元,天启年间补授翰林院修撰,因不愿依附魏忠贤,还家不出。崇祯元年启用为右谕德,后起为左春坊庶子。

庄起元(1559—1633),字中孺,号鹤坡。常州人。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与堂弟庄廷臣同榜进士。是常州庄氏家族西庄的始祖。

庄谦(生卒年待考),字含光,大店镇大店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 中举,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授汝宁府(今河南汝南县)推官。为官期间,体察民情,革除弊端,惩治奸邪,因政绩突出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后巡按陕西八府。晚年恬淡仕进,回乡督促子弟读书。

庄臻凤,女,字蝶庵,三山(今扬州)人,清初著名琴家,师从徐上瀛。庄臻凤不拘于虞山一派,兼采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长,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庄臻凤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叶舞秋风》。

庄亨阳(1686—1746)字元仲,号复斋,靖南(一作南靖)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一年,年六十一岁。康熙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一八年)进士。官至淮徐海道。亨阳著有《元仲集》一卷,《庄氏算学》八卷,《四库总目》传于世。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

庄子固(生卒年待考),明朝时人,字宪伯,辽东人,年十三,杀人亡命。后从军有功,积官至参将。尝从山西总兵许定国救开封,军半道噪归,定国获罪。

庄有恭(1713—1767),广东省番禺(今广州市)人,清代大臣。乾隆四年状元,授修撰、历任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巡抚、刑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工书。有《三江水利纪略》。

庄盘珠(生卒年待考),女,字莲佩,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幼时从父学诗,讽咏终日,稍长则诗词益工。李佳评其词“娣视易安,非寻常闺秀所能。”金武祥言:其诗,取法汉魏。”盘珠著有《秋水轩词》、《紫薇轩集》、《莲佩诗草》等。

庄存与(1719—1788),江苏武进人,清代官吏、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乾隆十年榜眼,官至礼部左侍郎。不斤斤计较于文字训诂,提倡今文经学,又兼治古文经学。有《毛诗说》、《周官记》、《周官说》、《味经斋遗书》等。

庄培因(1723—1759),庄存与弟,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十九年状元,授修撰,历官侍讲学士。以诗文名,而恭和御制诗居大半。有《虚一斋集》。

庄述祖(1750—1816年),庄培因子,清代官吏、经学家。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证》、《毛诗考证》、《五经小学述》等。

庄棫(1830—1878),字中白,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先世业鹾,后家中落,校书淮南、江宁各官书局,以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

庄瑶(1791—1865) 字琪园,大店镇大店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中举,二十二年中进士,曾任工部都水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都水司郎中、湖北荆宜施兵备道。咸丰十一年(1861年),捻军活动于大店一带,庄瑶奉旨在家乡督办民团,防堵农民起义军。同治四年(1865年)去世,赠太仆寺卿。

庄缙度(1799—1852),武进人。字眉叔,又字裴斋,号黄雁山人。武进人。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授户部主事,河南、广西司行走,加员外郎衔,车河学习用同知,补山东曹州府曹河同知,署兖州府运河同知。浮沉宦海,未竟其用。工诗词、楷书,精收藏。清中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鉴藏家。

庄陔兰(1870—1946) 字心如,大店镇大店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殿试中进士,入翰林院编修,诰封朝议大夫。1914年后任山东省民政长官公署总务厅厅长、兼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山东省议会议长,国会参议院议员。1934年春任《重修莒志》总纂。1936年任孔子77代孙孔德成汉文教师,1946年在曲阜去世,葬于孔林。其代表作为颜体《重修定林寺碑》。

近代以来

革命烈士

庄志民(1911—1947.1.7),江苏省武进县厚余乡杨家村人。

庄克(1906—1930.3.20),福建省龙溪县(今漳州市)人。

庄毅(1909—1933.1.25),广东省陆丰市人。

庄龙甲(1903—1928.10.29),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潍城区)人。

庄述海(1908—1932.3.23),湖北省当阳县人。

庄梦祥(1899—1928.11.29),广东省陆丰市人。

教育界

庄俞(1876—1938)中国近代出版家、教育家。名亦望,字百俞,又字我一,别号梦枚楼主。江苏武进人。

庄适(1885—1956),字叔迁。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部毕业生,早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中国第一套小学国文课本的主要编辑者。

庄育智,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物理冶金和金属物理研究。在国内首先开辟了难熔金属研究领域,领导建立了难熔金属相图实验室。曾研究成功变形钼合金顶头,已在全国应用。研究成功的钼合金蒙皮,为中国返地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地作出贡献。

庄逢甘,空气动力学家。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为发展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庄逢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庄逢源: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庄惟敏,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商界

庄世平,中国侨联前副主席、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创始人。

政治界

庄蕴宽(1866—1932),字恩缄,号抱阙,又号云南,江苏省武进县人。清末民初官吏,书画家。历任代理江苏都督,浦口商埠督办。北京国民政府都肃政使,审计院院长。故宫博物院卓越创建领导人之一,故宫图书馆馆长。 

庄公惠(1937.2—2015),上海市人。天津大学化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天津市原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庄心一(1955.4—),上海市奉贤区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

庄希泉(1888—1988),福建省厦门市(祖籍安溪县龙门镇)人。中国爱国华侨领袖、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侨务工作主要领导人之一。

庄田(1907—1992),原名庄振凤,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庄祥鸣(1944—?),江苏省吴江县震泽镇人。1995年2月由海军上校晋升为海军大校军衔,2000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多篇论文被录入《中国军事文库》。

庄凤(1919—?),女,1936年参加革命。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著名东北抗日联军女战士、苏联红军远东红旗第88旅女伞兵,被战友们誉为“军中女杰”。 

体育界

庄则栋(1940—2013),祖籍江苏省无锡(一说扬州)市人(其父庄惕生辛亥革命后由上海迁居北京),出生于北京市。是中国著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中国乒乓外交的具体执行人。

庄泳(1972年8月10日~):上海人,著名女子游泳运动员,是中国泳坛九十年代的“五朵金花”之一。 

娱乐界

庄妮:女歌手,2008年底被家乡江苏宿迁评为城市形象代言人。

庄濠全:艺名敖犬,台湾男子艺人团体Lollipop棒棒堂团长,第一届模范棒棒堂的底迪之一;歌手、演员、主持;亦为黑角舞团前成员。 

庄心妍:1993年1月9日出生于广东省陆丰市,中国内地流行乐女歌手。

人口统计

宋朝时期,庄姓不足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6%。庄姓第一大省是福建,约占全国庄姓总人口的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江苏、河南,这三省庄姓大约占全国庄姓总人口的80%,其次分布于山西、浙江等省。全国形成了以东南沿海、河南为中心的两个庄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庄姓大约近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2%,排在第一百三十二位。宋、元朝600年中,庄姓人口增长速度大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福建仍为庄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庄姓总人口的2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福建、广东、浙江、江苏,这四省庄姓大约占庄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广西、安徽、山东、河北、湖南等省。宋、元、明期闻,其人口主要由北向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以闽粤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庄姓人口聚集区。

根据2006年《中国姓氏三百大姓(中)》,当代庄姓的人口160多万。为全国第一百一十三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庄姓人口的增加速度同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庄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厂形的态势。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此四省大约集中了庄姓总人口的68%,其次分布于浙江、山东、黑龙江、吉林、上海、辽宁,六省市的庄姓又集中了19%。广东为庄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大约25%的庄姓人口。全国庄姓的分部特征是以东南沿海为重心,向外扩散的形状。

庄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庄姓在人群中分布在粤琼闽台、浙沪,江苏大部、安徽西部、山东东南、江西大部、云南西部、黑吉大部,庄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8%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3%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73%的庄姓人群。在鲁皖大部、江苏西北角、豫鄂东部、江西西北、湘黔大部、广西、云南东部、四川、重庆南端、陕甘青南部、河北东端、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西部、黑龙江西北,庄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6%—0.18%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总面积的25%,该地区居住了大约22%的庄姓人群。 

庄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7%,A型占28.6%,B型占26.6%,AB型占7.7%。

古籍记载

《通志·氏族略四》:"庄氏,芈姓,楚庄王之后,楚有大儒曰庄周。" 

《姓氏寻源》卷十六《急就章》云:“庄氏,楚庄王之后,氏于谥。澍按:战国时,齐有庄暴、庄贾,楚庄辛,赵庄豹,未必皆楚庄王后。胡三省曰:庄姓有出于宋者,《左传》所谓戴武庄之族是也。有出于楚者,楚庄王之后,庄蹻是也。汉明帝讳庄,故庄氏改为严氏,越多庄姓。"至魏晋之际,有人复庄姓,有人仍以严为姓,故历史上有"庄严一家"之说。

研究考证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庄姓,出于芈姓。楚庄王的支庶于孙,以祖上谥号为姓,始有庄氏”。又唐代林宝《元和姓纂》:“严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后汉庄光,避明帝讳,并改为严”。根据二书之说,庄严二性,实属同宗,一本同源,皆以楚庄王为始祖。可见,自楚庄王始庄严二姓并行蕃衍于世,同属芈姓后裔。“庄严无二姓”之说,世代相传,历史久远,绝非妄言。及至东汉,不仅同源,实为一家。

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注云:“严姓,即楚庄王之后,以谥为氏。因避后汉明帝讳,遂改为严氏。魏晋之际有复本姓者,故有庄、严之氏行于世”。其因由是: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崩。明帝刘庄即位,为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下令庄姓改为严姓。不但活着的人要改姓,而且连死去的庄姓名人在史书出现也被改为姓严。当时在世改姓的有庄光改为严光、严子陵,庄彭祖、庄羽、庄君平、庄浮谓等改为严彭祖、严君平、严羽、严浮谓。过去的名贤如:庄不识和其孙丞相庄青翟,会稽庄忌夫子,庄助、庄延年等。虽则人已死去多年,但名字在史书上出现时,也被改庄姓为严姓。全国各地通都大邑的庄姓人都改庄姓为严姓。只有个别山陬海隅,偏山僻野,政令不能通达的地方,尚有少数人还以庄为姓。更有趣的是就连已经去世三百多年、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庄子(庄周),也被改为严子(严周),真是岂有此理。

汉明帝死后,有些人恢复庄姓。至魏晋、南北朝时恢复庄姓的人渐多,有些人仍为严姓。自此,庄严两姓分支蕃衍,实属一家。这就是众人皆知“庄严无二姓”,也谓之“庄严两姓本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