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_ 裴的意思-裴字五行属什么-裴字取名的寓意-裴姓起源、解释、历史名人-起名网-提供新生宝宝起名
裴姓渊源名人
拼音:péi
结构:上下
部首:衣
简体笔画:14画
五行所属:木
是否常用:1
起名笔画:14画
五行解释:出外吉祥,忧心劳神,怀才不遇,中年劳,晚年吉祥。
姓氏起源

裴姓,中华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97位。为伯益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颛顼的玄孙伯益之后飞廉有一个裔孙非子,非子的支孙秦后子被晋平公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 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原字为𨛬)(山西省临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底,改加衣字底,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

查看更多姓氏起源
裴姓男孩名字大全
裴姓女孩名字大全
历史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裴姓历代名人159名,占总名人数的0.3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六十六位;裴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34%,排在并列第六十五位;裴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15%,排在并列第九十九位;裴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16%,排在并列第一百零九位。

名门望族

唐代河东裴氏定著五房:一曰西眷裴,二曰洗马裴,三曰南来吴裴,四曰中眷裴,五曰东眷裴。宰相有十七人。 [8]  [50]  西眷裴出自陽吉平侯茂長子徽,字文秀,魏冀州刺史、蘭陵武公,以其子孫多仕西涼者,故號西眷。四子:黎、康、楷、綽。黎字伯宗,一名演,游擊將軍、祕書監。二子粹、苞。粹,晉武威太守。二子:詵、暅。詵,太常卿,避地涼州,及苻堅克河西,復還解縣,生劭,劭生和,和生鍾,鍾生景惠。 [50]  洗馬裴出自粹子暅。暅生慬,自河西歸桑梓,居解縣洗馬川,號洗馬裴。

闻喜裴氏是中国古代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发祥于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之一。 [10]  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附马21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余人;七品以上官员,多达3000余人。 [12]  两千多年间,裴氏家族形成了“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的独特家族文化。

历代名人

裴秀,晋代司空、地图学家(今山西闻喜人)。他总结前人经验,提出“制图六体”,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有《禹贡地图》十八篇。

裴楷(237—291),字叔则,生于曹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卒于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享年55岁。西晋河东郡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人)。仪容俊爽,如行玉山上,光彩照人,时称“玉人”,博涉群书,尤精《老子》、《易经》。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官至中书令。 

裴度(765—839),字中立,唐宪宗时宰相(今山西闻喜人)。他力主消除藩镇。元和十二年,督师破蔡州,唐代藩镇叛乱的局面暂告结束。有“名震四夷”、“天下莫不思其风烈”的赞美。 

裴果,字戎昭,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人)。南北朝时西魏和北周的名将,少时慷慨有志略。魏太昌时,为平阳郡丞,骠骑大将军。

裴坦,唐代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人)。唐僖宗时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太平宰相”之誉。

裴航,唐代长庆年间(821—824年)秀才。途经蓝桥驿,甚渴,有美女云英以水浆饮之,甘如玉液,欲娶之。家中老妪曰:“昨有神仙与药一刀圭,须得玉杵臼捣之。欲娶此女,必以此为聘。”遂遍访玉杵臼为聘。婚后夫妻偕入山仙去。 

裴行俭(619—682),字守约,唐代绛州闻喜人(今山西闻喜人),官至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善知人,所典选偏裨类为世名将。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东晋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 

裴昭明,北齐时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县)人,宋南中郎参军骃子。泰始中太学博士,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入齐,历祠部通直郎,永明中为始安内史,建武初为安北长史、广陵太守,有集九卷。 

裴仁基,字德本。生年不详,卒于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隋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人。是隋末的一名战将. 

裴寂(570—632),唐初大臣。蒲州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位运城县西北)人。字玄真。为唐初大臣。

裴炎,字子隆,生年不详,卒于光宅元年(684年)。绛州闻喜人(山西省闻喜县),是唐周鼎革之际的著名宰相。

裴耀卿(681—743),中唐时期政治家,官至宰相。 [48] 

裴迪(716—?),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

裴光庭,字连城,生于唐上元三年(678年),卒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绛州闻喜人(山西省闻喜县),裴行俭之子,开元晚期宰相。 

裴志耕(1907—1997),河北省大名县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裴周玉(1912—2015),湖南省平江县人。原装甲兵顾问。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届候补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裴宗澄(1915—2003),山东省济南市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裴九洲(1927.09—2010.10.24),男,吉林扶余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曾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裴怀亮(1941.5—),山西省新绛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5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06年6月晋上将军衔。历任文书、代理排长、军司令部作训参谋、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

裴钢,男,1953年12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共党员,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裴子添,1990年6月17日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裴蓓,1984年12月19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内地女演员、主持人、模特。

在《裴撝墓志》中记载:“其先,帝颛顼之苗裔,周封为秦,秦景公母弟日鍼者,始居于晋,平公邑之同川之裴中,因而得姓。”

在《于公故夫人裴氏墓志》中记载:“初,伯益为虞以掌山泽,自任好有国以霸诸侯。鍼适晋食裴,因以命氏。”

在《裴宥墓志》中记载:“其先,秦景公之母弟,自秦归晋,封于同川,因而得姓。”

在《裴耀卿神道碑》中记载:“伯益裔孙非子,周封于秦。自桓公少子鍼,去国食采于晋,其邑日非,遂为氏焉。”

在《裴光庭神道碑》中记载:“伯翳(益)之后,与秦同姓,始封于裴,因邑命氏。”《裴皓墓志》:“自高阳发系,伯益开基,食采于裴,因而命氏。”

在《李妻裴氏墓志》中记载:“折远构于秦邦,启崇基于晋邑。”

在《裴利物墓志》中记载:“越我元子,秦贵公子,有德于晋,晋实美报,利建于裴矣。裴,地名也,在河之东,氏望自此著耳。”

唐林宝《元和姓纂》:裴,嬴姓,伯益之后。秦非子支孙封𨛬(原字为上非下邑)乡侯,因氏焉。今闻喜𨛬城是也。六代孙陵,周僖王封解𨛬君,乃去𨛬字下面的“邑”,改为“衣”,成为“裴”字。

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裴氏出自风姓,颛顼裔孙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大费,大费生皋陶,皋陶生伯益,赐姓嬴氏,生大廉,大廉五世孙曰仲衍,仲衍四世孙曰轩,轩生潏,潏生飞廉,飞廉生恶来,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周孝王使养马汧渭之间,以马蕃息,封之于秦,为附庸,使续赢氏,号曰秦嬴。非子之支孙封𨛬(原字为上非下邑)乡,因以为氏,今闻喜𨛬城是也。六世孙陵,当周僖王之时,封为解𨛬君,乃去邑从衣,为裴。裴,衣长貌。